close

        今天聽完演講,覺得自己好像跑錯地方,兩位大師相互交流,我們坐在下面的學生完全插不上話。今天王東風老師演講的題目是「誤譯造就的輝煌」。老師先講西方的詩歌運動,當時龐德和費諾羅薩等詩人把中文的詩翻譯成英文。不過他們選擇保留詩的意象,而捨棄了原文的格律。而相同時間中國正經歷由胡適所帶領的五四運動。其中理念和西方的詩歌運動不謀而合,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文,也倡導應該把律詩翻譯成格律和押韻比較不嚴謹的新詩。

        我覺得老師能想到這兩個運動之間的關聯真的很厲害,不過我覺得這也不太算是誤譯,因為上了快一年的翻譯課,我開始會站在譯者的角度去想,他這麼做一定是有他的原因,就像老師說得他們當時是選擇保留詩的意象,而捨棄原文的格律。另一方面,詩的定義本來就比較模糊,不過我很喜歡今天老師上課引述Robert Frost對詩的定義: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。這也反映出翻譯詩是非常困難的。

        最後彭老師補充,他覺得當時西方不了解中國文化,所以誤譯是正常的,但是以當時中國了解西方的程度不太可能是誤譯,反而比較有可能是故意誤譯的。這也剛好符合當時中國所推行的白話文運動,而王老師也說,因為當時中國文壇是被五四運動所掌控,所以這就是種被操縱的翻譯。我覺得今天兩位大師都提出了很多很精闢的見解,也激發了我的一些想法,同時也很期待明天的演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譯隻綠蠵龜 的頭像
    譯隻綠蠵龜

    譯隻綠蠵龜

    譯隻綠蠵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